一、前言
货架作为现代物流仓储领域的重要设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货架的种类很多,按照其基本型式划分,最常见的是横梁式货架、搁板式货架和悬臂式货架三种。此外,还有各种密集存储货架、阁楼式货架、穿梭车货架等,都可以看作是以上三种货架的变种或延伸。如果按照存储货物类型划分,则可以划分为托盘类货架(有时也称为重型货架)、料箱类货架和长大件货架等。
货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大幅度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而且为仓储作业的自动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以自动化立体库AS/RS系统为例,其空间利用率是传统平面堆放的3-10倍甚至更高(与货架型式、高度、作业方式等密切相关)。作为仓储技术重要突破,自动化立体库以其高效率和低成本,逐渐成为现代仓储技术的首选。而货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整个仓储系统设备的比重高达30-40%。其他的如Miniload箱式立体库、穿梭车立体库等,货架在系统中的比重均高达30-40%,而我们常见的横梁式高架库,货架占比更是高达50-60%。由此可见货架的重要性。
此外,货架的生产和销售行情,还可以作为仓储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供参考。货架的市场需求,往往与仓库系统的建设成正相关性。这一点,与物流行业的另一项产品仓储用叉车的作用如出一辙。
我国早期的立体库货架生产,可以追溯到1973年,伴随着中国第一座立体库的诞生,钢结构焊接式货架(也称为整体式货架)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而最早的组合式货架(也称为装配式货架),大概要追溯到1990年,浙江象山金星货架厂(即上海精星的前身)为北京起重所(即今天的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接的威娜宝立体库项目,首次采用组合式货架,揭开了我国生产组合式立体库货架的序幕。今天,虽然焊接式货架还有其用武之地,但绝大多数的货架均采用组合式型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货架制造企业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数百家之多,已经成为物流装备行业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然而,我国的货架行业长期缺乏权威的统计与分析,市场也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货架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技术水平如何?市场到底有多大?发展前景又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往往离不开对现状的统计与分析。中国仓协技术应用与工程服务分会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也深感自身的职责所在,遂于2024年10月决定对我国货架行业进行一次大盘点,以回应行业之需,解行业发展之困。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对全国部分重点货架生产制造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感谢各货架制造企业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本次调研的样本,统计了近三年(2022-2024年度)的基本数据,包括销售吨位、销售金额、自动化立体库占比、出口比重、出口国等关键数据。本报告旨在通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揭示我国货架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特点及市场趋势,共同探讨货架制造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期望对行业发展有所助力。
本次调研对行业内共160家企业发放问卷和电话联系,获得回复61家,并筛选了其中规模较大、数据完整的企业作为分析样本。
本次的统计,是以生产仓储货架的企业为主,但部分企业并未区分仓储货架和超市展示货架,也有企业没有区分货架与其他业务,造成统计存在一定偏差,但这种偏差对整体影响不大。
应该说明的是,本次统计数据以各企业自报为主,并未要求提供财报予以佐证,所报数据与实际难免存在偏差,将部分影响本报告的结论。相信未来逐步完善统计规则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将逐步提升。
本次计入统计的共54家企业,大多数是规模以上的典型仓储货架制造企业,其中年产值大于5000万元有50家。全部54家企业的总产值约占全行业的80%以上。考虑到还有少数规模以上企业没有参加本次统计,所以,本次统计结果和对整个行业的评估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
二、货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货架行业年销售量
根据本次对重点仓储货架制造企业的调查统计,2024年54家制造企业销售总量达到191.86万吨,较2023年增加0.27%,较2022年增长12.24%。其中,自动化立体库货架2024年总销售量达到115.33万吨,同比增加2.28%。参见表1。
表1:2022-2024年度货架销量统计表
图示如下:
点评:总体来说,2023年的物流仓储市场行情总体还是不错的,54家企业总销售吨位上涨约11.94%,这是疫情结束后的一个反弹。即使是2024年,市场的增幅虽不及预期,总量基本维持缓慢上升,其实也是情理之中。一次大的增长周期,必然会有一个调整期。2024年的调整,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电子商务行业的影响较大。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增长,在2023年已经出现拐点,订单量实际上出现下滑,受此影响,很多电商企业亏损甚至倒闭,即使是那些头部企业,也出现业绩下滑的迹象,很多新项目暂停或取消,货架首当其冲。
按照统计数据,2024年54家企业的销售达到191.86万吨,按80%占有率推算,全国市场需求预计超过240万吨。我国的货架行业发展是与我国仓储行业发展同步的。1973年,我国第一座立体库开始研究,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全国钢产量仅为2522万吨,以至于立体库需要的几百吨钢材,还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即使到了2000年,我国的钢产量已经达到1.285亿吨,但我国的仓储货架市场还是相当的小,全年的市场需求量仅为10-12万吨,龙头企业的年销售量不到1万吨。短短25年间,我国的物流仓储货架市场需求增幅超过20倍以上,不仅高于钢材产量的增长,且远高于同期的GDP的增长。
(二)货架行业年销售额
2024年54家货架制造企业销售总额为161.41亿元,同比降低-2.15%。其中自动化立体库货架总销售额为97.99亿元,同比降低0.54%。2023年销售总额为164.96亿元,同比增长8.09%。其中自动化立体库货架总销售额为98.52亿元,同比增长7.58%。参见表2。
表2:2022-2024年度货架销售额统计表
图示如下:
点评:从全年的销售额数据上反映,2024年的确是艰难的一年。2023年比2022年还保持8.09%的增长(其中立体库货架增幅达到7.58%),但到了2024年,全年的增幅竟然是-2.15%(立体库货架基本持平),与行业增长10-15%的预期相去甚远,这在新冠疫情开始的2020年都是没有过的。
分析原因,市场的疲软是首要因素。2023年下半年的经济下滑,直接导致2024年物流行业的萎靡不振,进而导致货架市场的内卷加深。一些常年价格坚挺的头部企业,也不得不加入价格战的行列之中。另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的钢材市场自2020年开始,连续5年呈阶梯下滑之势。以 Mysteel 全国5#等边角钢日度均价为例,5年间每吨均价分别为5375元、4816元、4201元、4067元、3552元,其他板材的行情也大致如此。也就是说,2020年以后每年的价格下降幅度分别为:10.4%、14.6%、3.2%、14.5%,4年累计下降达到33.91%。钢材价格约占货架成本的40%-50%,其价格的下降,一方面给了企业降低价格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企业的业绩下降亦是情理之中。
自2000年来的20多年间,我国货架市场的平均毛利都维持在30%以上。随着货架产能不断扩大,低端产品规模性扩张带来严重供大于求问题,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变大,这一毛利势必难以长期保持,到目前部分企业的毛利已经低于15%。从成本控制来说,原材料成本是一个随行就市的行情,企业无法改变;而人工成本日益上涨是大的趋势,货架安装费从20年前的不到5%,已经上涨到10%以上。因此,采用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减少人工成本,将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大势所趋。
(三)货架平均售价(单价)
2024年货架平均售价为8413.07元/吨,同比下降2.46%;自动化立体库货架平均售价为8,496.79元/吨,同比下降2.76%。2022-2024年货架平均销售价逐年下降,两年累计下降超过6%,如表3所示。
表3:2022-2024年度货架销售单价表
图示如下:
注:以上统计的货架销售单价,包括产品的出厂价、运输费、安装调试费。部分企业还将一些附属产品也归入货架之中。因此,如果按照货架的出厂价计算的话,还要低于上表的数值,运输、安装调试费占比大致在10-15%,不同的产品略有不同。
点评:如前所述,货架价格的下降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单价平均降幅2.41%来看,其中主要是因为钢材和喷涂材料价格下降所导致,考虑到其他项目的成本,如设计、生产、运输、安装调试等都是增加的。综合下来,全行业的直接价格下降有限。
另一方面,立体库货架平均价格在2023年基础上再下降2.76%,这的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仔细分析,也是合乎逻辑的。大型立体库的特点是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这是符合规模化生产要求的。长期以来,立体库货架本身要求较高,强度、刚度、制造精度、安装精度等都有严格要求,甚至需要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这大大推高了成本,更是提高了生产门槛。很多中小型货架企业,由于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的限制,并不具备制造立体库货架的能力,因此导致市场竞争相对缓和。这是立体库货架维持相对高价格水平的基础条件。然而,过去几年来,随着新兴企业的不断成长,竞争态势发生根本改变,立体库货架也不得不面临大幅度降价的严峻局面。实事求是讲,立体库货架的价格下降主要还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下降。从长远发展看,立体库货架的进一步降价已不可持续,主要是钢材价格也已经跌到了谷底,而其他价格都存在上涨趋势。
(四)货架行业年出口销售额及区域分布
2024年,54家企业的统计数据表明,总出口金额达到约4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8%;有出口业务的企业达到43家,较2023年增长10.25%。2023比2022年增长幅度超30%。参见表4:
表4:2022-2024年度货架出口额统计表
图示如下:
其中,拥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占比从2022年的74.07%增长到2024年的79.62%;平均每家企业出口区域数从2022年的2.07个增长到2024年的2.63个。
图示如下:
2022-2024年的三年中,东南亚区域始终是货架企业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七成以上的企业拥有东南亚的出口业务,较2023年增加了11.43%;出口业务涉足欧洲市场的企业数量占比从24.07%提升至35.19%,增长了46.20%;同样,出口至南美市场的企业数量增长率也达到了45.45%,占比从20.73%提升至29.63%。
点评:出口成为最近几年的热点。事实上,我国货架产品出口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早期的货架出口,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横梁式货架或隔板货架,立体库货架较少。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把目光放在了出口,出口的立体库货架也日渐增多。中国货架产品出口,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关于出口目的地,东南亚是第一大出口市场。其他地区,包括日韩、非洲、欧洲、北美、南美、澳洲、中东等,均有中国货架产品出现。
中国货架产品出口,有直接出去的,也有借船出海的。直接走出去的企业,一般都生产一些传统的货架,利用中国的价格优势,在国外做得风生水起。而借船出海的企业,又分为多种型式:有国外集成商采购的,也有搭乘“一带一路”企业东风的。
2024年,是货架产品出口业务继续高速增长的一年。在统计的54家企业中,有43家企业有产品出口,占比达到79.63%。也就是说,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已经在走国际化的道路。尤其难得的是,在国内业务下降的大环境下,出口业务仍然保持加快增长。相信未来的出口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三、货架制造行业发展特点
(一)规模扩张,内卷加剧
54家企业的统计数据表明:2024年货架总销售量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销售额同比下降约2.15%,自动化立体库货架销售基本持平,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说明对货架来说价格战也不能置身事外,势态日趋严峻。但2024年全年钢材都在低价运行,部分抵消了货架的生产成本,至少表面看上去没那么严重。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在货架整体均价下降2.41%的同时,自动化立体库货架均价降幅达2.76%,并且是连续多年下降。这至少能说明立体库的竞争尤其激烈。2024年对集成商而言是痛苦的一年,绝大多数的企业利润断崖式下降,大量企业亏损。这也倒逼货架企业降价。很多龙头企业也感受到降价带来的压力。表5是2024年15家上市公司的业绩表。
表5:我国主要物流装备上市企业2024年业绩表
数据来源:各企业在证券公司公开的财务报表
注:15家上市企业全年有6家业绩下滑,9家出现亏损,总收入289.21亿,同比下降11.54%,总利润4.97亿,同比下降53.01%,总利润率为1.72%,数据非常悲观。
目前来看,价格战的主因还是生产规模的扩张,尤其是低端产品规模性扩张带来了供大于求的问题,这与整个物流装备行业的情况是类似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改变,过去30年那种高速发展的基本面已不复存在。以钢产量为例,在过去4年中,我国的钢产量约占全球50-55%,但产量都在13亿吨左右徘徊,几乎没有实质性增长,到2024年甚至开始下降,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电子商务,我国2024年的快递包裹量已经达到恐怖的1750亿件,占全球总量的65%以上。在这么大的基数下,还期望每年有大幅度的增长是不现实的,缺乏基本的市场支撑。
如何化解供大于求的危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出口寻找新的市场虽然是一个不错的举措,但全球市场容量也是有限的,需要每个企业放平心态,冷静面对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避免盲目决策带来的风险。
(二)自动化立体库货架占比缓慢上升
在54家企业中,2024年自动化立体库货架销售量占比达 60.1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说明立体库的占比有上升趋势。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物流技术日益普及,自动化立体库的应用更加广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2024年在新能源、制造业、石化领域,立体库的应用不仅普遍,而且规模有增大的趋势。这也是导致其占比提升而竞争加剧的原因之一。
关于立体库的概念,在最近几年也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几点是非常明确的。
一是立体库的型式多样化。在过去,自动化立体库主要是AS/RS系统,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从存取单元看,虽然托盘存储单元立体库依然保持稳定的增长,但箱存储单元立体库市场需求增长更快,甚至有望赶上托盘存储单元的市场需求,这对货架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以穿梭车为代表的货到人拣选系统,对货架型式、精度、整体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KIVA、CTU等技术的出现,与之相适配的大量新型货架需求旺盛。
二是穿梭车立体库、AGV立体库等柔性化系统得到了更广泛地应用。过去以堆垛机和miniload为主的存储方式,在很多场合下,逐渐被托盘穿梭车,AGV,箱式穿梭车,CTU等技术所取代。
三是镀锌板货架使用率日渐提升。在欧、美、日本市场,镀锌板货架占有率已经超过采用喷塑工艺处理的货架。传统的货架工艺,绝大多数均采用表面喷涂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喷涂线的审批变得非常严格。这是镀锌板货架被迅速推出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喷塑工艺需要很大的空间和增加大量处理流程,如表面除锈和防锈流程,喷塑烘烤流程等,并对货架生产周期形成制约,而镀锌板货架几乎不需要这些流程,轧制后直接变成成品,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工。
四是采用新型材料降低成本。比如采用更高强度的钢材取代普通Q235钢材,可以节约20%以上的材料,而每吨材料成本几乎没有增加,未来,更多的新型材料将会被应用到货架制造行业。
五是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前面说的穿梭车货架、CTU货架等,均对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穿梭车货架对轨道平整度和安装质量的要求,是普通的AS/RS货架所不能比的。此外,通过改变生产工具以提升货架质量和制造精度已成为共识,数字化全自动轧机就是一个例子。对于需要高精度的孔距的情况,普通轧机难以达到其要求。
最后,我们应该看到,从成本方面考虑,立体库货架具有规模效益,这是横梁式货架和搁板货架所不能具备的。规模化的生产和安装,都会增加人均效率,对成本降低是非常有利的。从这一点看,未来货架企业应该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提升货架的品质,过去那种高利润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三)关注海外市场,加快全球布局
54家企业的统计数据表明,2022-2024年货架出口额2年累计增长约43.4%,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54家企业中,有出口业务的达到43家,出海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到2024年,统计企业出口额已经达到45.74亿元人民币,接近54家企业全部销售的30%。如果进一步分析每个企业的数据,就会发现有些企业的出口占比超过70%,出口已成为部分企业的主要业务。
货架企业的出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企业很早就将出口作为主要业务,反而将国内业务放在次要位置。这类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的横梁式货架和隔板式货架。另一类企业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出口是寻找新的机会。这类企业占据了大部分。
货架行业出口,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国内的价格内卷,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新的机会。对一些头部企业来说,业务的增长已经出现瓶颈,寻找海外市场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
应该看到,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短期内货架出口必将受到波及。为了寻找对策,在海外建厂成为部分企业为了规避高关税的选择。然而,海外建厂是否真的能够避开贸易战的影响,目前看尚未可知。
(四)行业集中度虽然分散,但龙头企业已出现
通过对54家企业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1.排名前5的企业其销售占比占全部54家企业(下同)的43.12%,排名第一的企业其市场占比已超过10%,这表明头部企业集群已经出现;
2.排名前10的企业销售占比达到 61.11%;
3.排名前20的企业其销售占比达到 79.57%;
4.在所有统计企业中,销售超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34家,有50家企业的销售超过5000万元。
通常来说,评价一个行业的成熟度,企业集中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集中度越高,行业发展越成熟。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仓储货架制造企业约200家(这个数据不包括那些以钢结构制品为主的制造企业,货架只是其附属产品;也不包括年产值太小的微型生产企业),其中,年销售超过5000万的规模以上企业估计约60家。2024年行业的总销售额约200亿。本次调研的54家企业,基本涵盖了我国货架制造的主流企业,市场占比估计达到80%以上。显然,从企业数量看,以200家企业作为基数,占数量70%的企业,其年销售额低于5000万,从这一点看,这是一个并未成熟的市场。企业的过度分散,也是导致竞争无序的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位于前10的企业,其市场占比超过40%(注:占54家企业销售额的61.11%),企业的规模均大于5亿元,这一点又表明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升,龙头企业开始显露。根据欧洲、日本、美国的经验,未来货架行业企业数量将大幅度下降,规模以上的企业总数保持在100家以内,其中,位于TOP20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将超过80%,这将是行业成熟的标志。
四、货架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一)智能物流系统成为主流,技术升级成为关键
从市场方面看,虽然传统货架仍然存在,并将长期保持较高的份额,但仓储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因此,货架市场也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货架,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系统对货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自动化立体库货架相对于普通横梁式货架,其精度要求提高,这就对生产设备、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企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超高立体库(指高度大于24米的立体库,最大可以达到50米)的日益普及,货架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动态特征、抗震性能、整体稳定、结构优化等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这就要求货架制造企业要具备相应的能力,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像生产传统货架,靠模仿、抄袭就可以了。穿梭车立体库(无论是托盘穿梭车还是箱式穿梭车),其货架型式应用场景与传统货架完全不同,其对设计、加工精度、轨道挠度、变形要求、安装精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至于目前能够生产穿梭车货架的企业少之又少。货架生产再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更多的专业技术加持,这也无形中提升了货架制造企业的门槛。
我们当前面临货架低端产品规模性扩张带来严重供大于求问题,高端货架产品的情况相对来说要好很多。与许多其他行业一样,高端市场有着更多的利润空间,但需要更多的技术含量。创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企业才会有出路,有生机。对货架产品来说,创新无处不在。新的结构形式、新材料、新工艺等,都是创新,即使是传统货架,如何更新表面处理工艺,使货架的质量更上一层楼,如何改造喷涂工艺,使喷涂流程更简单高效,如何更新喷涂材料,以期达到更环保、更美观、更持久的效果,都是没有止境的创新内容。我国的货架制造行业,只有少数企业具备真正的有限元分析能力和优化设计能力,并对货架的主要部件进行过力学试验。很多企业还处于模仿制造阶段,没有独立自主的技术,对很多的技术问题,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其结果必然是粗制滥造,效率低下,尤其是安全性没有保障。从这一点看,货架制造企业发展的路还很漫长,技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对货架制造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与计算能力:包括系统设计、新产品的设计、定制化设计、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以及货架部件的试验验证能力(包括试验设施设备);
2.生产加工能力:前处理能力、数字化轧机、表面处理工艺及设施设备等;
3.安装能力:包括安装人员、工艺及装备等。
而对于货架产品,决定其质量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材料:高品质的材料储备和采购;
2.生产环境与工艺:如表面处理工艺、加工设备、喷涂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等;
3.安装质量:安装质量保证、安装及检测工具等。
(二)价格战持续焦灼,规模化生产是根本出路
货架制造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这种局面将演变成一种常态。
如何降低成本,以便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赢得先机,是企业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货架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设计、材料、生产、运输、安装等方面,其中,设计是最能体现成本构成的部分,因为一项科学合理的设计,不仅将材料的使用降低到极限(通过优化设计等手段),而且在工艺路线、材料选择、安装方法等方面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从货架生产过程来说,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大规模定制化,即强调用户的独特性,又强调生产的规模化。两者看似矛盾,其实是可以实现内部统一的,其奥妙就在于标准化和模块化。标准化体现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诸方面的标准化,大幅度降低产品设计成本、生产准备和加工成本、工艺安排人工成本等,大幅度减少浪费。模块化则是将一个非标问题转化为一个标准化问题。从而实现规模化与定制化的统一。
只有规模化才能实现人工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这在汽车生产中已经被反复证明。一个工人,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一天)只负责一个简单的操作,如流水线上的拧螺丝,这样才能保证其生产效率。同样,一台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天或一周内)只负责生产一种零件或干一件活,才能保证其工作量的饱和。所有这些,都要建立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规模化生产通常可以提升效率几倍。
此外,货架生产的自动化是值得尝试的降本方法之一。自动化包括自动轧制、自动切割、自动焊接、自动包装等多个环节。尤其是自动轧制和自动焊接,不仅将大大减少人工投入,而且在提升货架生产质量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三)出海是大趋势,但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占全球三分之一,并且还有增长的趋势,但中国GDP只占不到五分之一,这就意味着,中国制造大致有50%的产能需要靠出海来解决。这也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2024年,我国的货架出口总额预计已经达到57亿(54家企业统计结果为45亿,按80%推算要大于50亿),占全部市场的25%左右。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未来,这一比例将增加到50%以上。海外市场大有可为。
然而,随着企业大规模出海,货架生产制造企业未必做好了充分准备。首当其冲的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内长期被忽视,但在未来将成为关键问题。当我们的产品影响到西方国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往往会招来其多方面的反击,其中知识产权问题将是最重要的借口。其次是安全环保问题。类似CE认证,将是我国货架出口的另一个关键门槛。如果我国不能拥有与世界互认的认证体系,则未来的出口将有很大的限制和面临很大的风险。此外,货架安装的规范性、安全性问题,也是出海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对此,货架制造企业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绿色制造转变为核心竞争力
绿色制造、绿色产品,是货架制造企业面临的新问题。这一问题也是长期被忽视。
货架生产也是一个高污染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在于表面除锈和喷涂工艺。早期的酸洗磷化工艺,由于污染严重,已经逐渐淘汰,而代之以抛丸、陶化等工艺。国家环保部门对喷涂生产线的审批也日益趋严,但在很多的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喷涂线已经不再审批。面对这一状况,一方面要研究表面处理的新工艺、新材料,另一方面,要大量采用镀锌板材料,以减少污染。
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绿色制造逐渐成为货架制造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企业应更加注重采用环保材料、推广清洁能源、采取实施清洁生产措施,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绿色制造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还能满足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盟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束语
本次调研发出的邀请有将近160份,最后成功收回61份答卷,我们从中遴选出54份具有典型意义的答卷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关键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1. 全国有一定规模的典型仓储货架制造企业约200家。本次调研54家规模以上企业市场占比超过80%。
2. 2022到2023年,整个市场销售量有大约12%的增长,2023到2024年则有0.27%的增长;销售额分别有8.09%的增长和2.15%的下降。
3. 2022-2024年仓储货架市场销售量总额约为213.7万吨、239.2万吨、239.8万吨,对应的销售额分别为:190.8亿元、206.2亿、201.8亿元。
4. 2022-2024年货架平均价格分别为:8927.58元/吨、8620.44元/吨、8413.07元/吨。
5.2022-2024年的货架出口总额为39.86亿、51.99亿、57.17亿,呈逐年快速上涨趋势。
6.自动化立体库占比呈上升趋势。按照54家企业2024年自动化立体库销售115.33万吨、97.99亿元的口径估计,全行业的自动化立体库货架市场在122亿左右。一般情况下,立体库货架占立体库的总投资(堆垛机、输送机、分拣机、货架、软件、托盘、叉车等)约30-35%,由此可以估计我国2024年自动化立体库需求约350-400亿。
作为本次调研的总结,要感谢所有参与统计工作的61家企业,你们不仅代表了中国货架制造行业的主流,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次调研的结果,将具有里程碑意义。协会将保护这些珍贵的基础数据,并将作为历史资料珍藏。
本次调研工作从2024年10月正式启动,历时8个月正式完成。时间紧,任务重,难免有遗漏和失误,也有不少遗憾,这是要与广大读者说明的。
我国仓储货架行业,从1973年研究生产出第一批立体库货架,到今天已经走过50多年历程。物流仓储货架的市场从0增长到200亿。这是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一段历程,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在此,我们以协会的名义,对从事货架制造行业的所有人员表达敬意。尤其是那些先驱们,他们或已年迈,有的已经离开我们,但他们的功绩将被永远记录。
据有关机构分析,到2024年,我国物流仓储设备市场已经突破1000亿,达到1100-1200亿,货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200亿的规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展望未来,我国物流技术正朝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并且每年有12-15%左右的速度增长。货架作为仓储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其年增长速度将与仓储系统同步,前景不可限量。可以预见的是:以柔性化为标志的智能仓储系统将快速得到发展,货架的技术含量将进一步提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货架产品,将成为未来的市场主要需求。
本篇报告是第一次对我国货架制造行业的全面调研,是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欢迎所有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更期望有更多的货架制造企业能够加入到调研的工作中来,支持我们的工作,群策群力,大家一起为货架行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本报告主要起草人:尹军琪、赵明玉、郭雷潮、王新伟、贺美玲等
审核:沈绍基、王继祥、李燕等
附录:参与调研的61家企业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精星仓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音飞储存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世仓智能仓储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华益中亨金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中达货架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华德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德仕安(上海)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上虹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市德友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中扬立库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正贸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史必诺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新众亚智能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海力储存技术有限公司
东联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六维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荣达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科华展示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百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天津万事达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厦门鹏远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亚尚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博途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鼎虎科技有限公司
南通仕联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江苏诺库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昊特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芳坤智能储存(宿迁)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欧亚德仓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久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普鑫物流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力得智能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宇仓智能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时通货架有限公司
常州东方物流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思特博货架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齐昌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旺达货架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安正仓储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好助友货架制造有限公司
济南德嘉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优力恩物流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沃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江苏左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信得智能仓储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香河金华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天津钢力智能仓储装备有限公司
杭州吉宫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诺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济南万通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澳润特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河北盛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鼎力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华屹杨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西安志飞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湖南锐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云仓智能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威正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石家庄珠峰商业设备有限公司
佛山市兴达货架有限公司
扫描以下二维码,登记获取货架报告全文:
【会议报道】第二十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暨第十二届绿色仓配大会在宁波召开
【协会动态】中国仓协携手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绿色仓储配送行动宣言》
【协会动态】凝聚共识,共促仓储行业标准化评价工作提质升级——中国仓协标准化评价工作座谈会在宁波召开
【政策】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协会动态】智能制造供应链研讨会将于5月15-16日在上海召开
【会议日程】第四届全国酒类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大会将于4月17日在贵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