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资讯】激活百万亿级存货资产:中国方案的创新实践
最新动态
【行业资讯】激活百万亿级存货资产:中国方案的创新实践
2025-07-074

《金融电子化》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金融信息科技类主导期刊。期刊以"理论研究、政策解读、知识普及"为办刊方针,设置高层金融、封面专题、技术应用等核心栏目,涵盖金融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跨境金融服务等前沿领域。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金融仓储分会副会长姜松在该刊物的“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专刊上发表了《激活百万亿级存货资产:中国方案的创新实践》一文。


沉睡的存货资产的觉醒时刻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沉睡”的资产正在“等待”浮出水面——全社会存货资产规模超百万亿元,如何唤醒这笔巨量资产?中国正以“标准引领+行业自律与生态体系+行业登记+技术赋能”四位一体方案,为全球提供盘活存量资产的创新案例。

困局:百万亿级存货资产为何“冻结”


1.中小企业融资之痛

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0%,创造的GDP占60%,贡献的税收占50%。但融资难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的特点是固定资产少,其主要资产是存货等动产,但是,占资产60%的原材料、半成品却“冻”在仓库。

2.“冻结”原因

我国的存货与仓单融资始于24年前,2007年《物权法》颁布之后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上海钢贸案”之后进入低潮。10多年前之所以出现问题,近年来信心与业务规模之所以仍没有恢复,根本原因还是政策法规不具体、标准体系不完善。

一是法规滞后,直接影响仓储融资的规范性。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仓单法》,仓单出具与存货、仓单融资等内容分散于《民法典》各篇,只规定“仓单经背书可转让”,没有对出具仓单的企业条件、责任与管理等作出具体规定;只明确存货、仓单可作为质押品,没有对存货的货权、第三方管理者责任、存货与仓单融资的条件、流程等作出具体规定,多年来融资实践与司法实践中存在 "一货多押"、仓单真伪难辨等执行困境。2023年金融仓储相关诉讼案件同比增长18%,大宗商品领域尤为突出。

二是行业监管与政策协同的双重缺位,导致仓储融资的风险不确定性。仓储行业管理部门长期处于模糊状态,“担保货管理企业”资质审核、业务流程规范等缺乏明确主管部门。同时,金融机构、仓储企业、技术服务商等参与方权责边界不清晰,难以形成协同效应。例如,金融机构担忧担保物监管风险,仓储企业缺乏技术升级动力,技术服务商面临市场碎片化挑战,多方博弈导致服务成本高企,难以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三是多方协同困难。发展存货(仓单)融资的“确权难”“评估难”“控货难”“处置难”“货单一致性难”,任何一项都不是中小企业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而在存货生成电子仓单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仓储人、来自不同行业的不同存货类别的货主、技术控货平台、商检、计量、保险、金融服务、交易服务等机构的多方协同,对电子仓单数据内容进行签发、确认、监控、明确保管与交付方式、明确电子仓单的各项权利义务。这些也都亟须形成跨行业共识。

中国方案扫平障碍


1.推动制订与完善有关国家标准

自2012年以来,在商务部、原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的指导下,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会同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已共同组织制订《仓单要素与格式要求》《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两项国家标准与《全国性可流转仓单体系运营管理规范》系列团体标准。这三项标准明确了“仓单”的概念,并规定了其必备要素与可选要素;规定了仓单登记平台、仓单出具人、存货人、仓单持有人、仓单运营公共平台等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承担的责任以及仓单运营的流程与操作规范等。这三项标准从行业层面出发,在运行机制上解决了仓单运营中的责任与风险问题,构建了金融仓储基本标准体系。

2.金融仓储自律与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成立专业分会。在商务部办公厅、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书面支持下,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于2014年正式组建了金融仓储分会,以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二是开展标准化咨询与评价。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于合作监管方,明确准入条件,实行名单制或分级管理”的要求,行业组织通过制定与宣贯标准,开展标准化咨询与“担保存货管理企业资质”评价,培植了一大批规范化运营的担保存货管理企业、数字化仓库与电子仓单运营平台企业。

三是建立仓储融资服务生态体系。相关行业组织联手建设仓储融资服务生态体系,该体系由各类仓储物流企业及其仓库、存货管理企业、技术企业、供应链企业、支持性服务机构与金融机构等组成。

四是编制各品类生态图谱。相关行业组织联手不同品类、具有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平台企业,共同编制各品类生态图谱,并形成闭环融资结构。目前,已经在玉米、酱酒、冻品等领域实现融资支持和产业发展。

五是开展专业化人员培训。中国仓协依托10多年行业积累的全面知识体系与国家标准,推出涵盖政策解读、业务流程、数字化方案、风险防控等核心内容的“金融仓储专业技能”培训,助力金融、仓储、技术等领域从业者提升专业能力、筑牢风险防线、开拓业务新增长。

3.行业基础设施登记

在金融仓储领域,为了建立市场参与主体对仓单交易和融资业务的信心,需要构建两类登记公示系统: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  和仓单信息公示系统。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始建设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2014年,该登记公示系统上线存货(仓单)融资登记业务;2021年,在国务院的授权下,该登记公示系统提供全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和查询服务。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我国尚未建立国家级统一仓单信息公示系统的情况下,相关行业协会与地方国资平台共同发起建设仓单信息公示系统,通过登记仓库、货权和仓单,再结合全流程货权管理,帮助金融机构有效控制货物和保障权益,解决确权难、控货难、监管难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仓单信息公示。

4.技术赋能

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仓储领域应用的深入,可实现对存货的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融资信息的透明化和不可篡改,保障存货的安全和可控。通过上述技术采集的信息,随着《民法典》、国家标准《仓单要素与格式要求》对电子仓单识别、电子仓单必备要素的进一步明确,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存货到电子仓单的转化,实现存货与仓单的关联可信,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优点,能够降低质押物的监管成本和融资风险,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对于货主企业而言,电子仓单融资不仅能够提高融资效率,还能增强存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

实践案例


为深入探讨中国方案的实际应用,相关金融机构、仓储管理企业、地方政府等进行了众多创新实践。

1.商业银行加速开展数字化存货、电子仓单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正在加速开展以物流仓储为支点的数字化存货与电子仓单融资业务。例如,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依托中仓登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在存货资产数字化领域的规制建设经验和货权确权基础设施功能,创新构建出存货资产数字化的可行路径;武汉众邦银行深耕纺织行业供应链生态链,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赋能,并通过华纺链平台整合、链接生态链上下游各角色的交易信息流、商流及物流信息,为华纺链平台上的存货人提供基于“货变仓单”的便捷线上金融服务产品;福建海峡银行基于本地产业特色,整合冷库企业、借款企业等多方资源,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采用“仓单让与担保”模式,创新推出“水产冻品仓单贷”;盛京银行上海分行深入产业,积极打造存货类供应链金融产品“云仓贷”,该产品以“物的信用”为主体增信方式,建立仓储准入与评价体系,并选择与仓储企业合作,接受仓储企业在WMS仓储管理系统出具的“电子仓单”。

2.担保存货管理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服务

担保存货管理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多模式规范发展的趋势。例如,浙江长运安信仓储服务有限公司创新存货管理服务模式,将轮胎生产、销售、原料供应企业融合到供应链生态体系中,实现多方数据共享和业务闭环,满足各方的资金和运营需求,提高供应链效率和稳定性,有效降低融资风险;湖北谊嘉金融仓储有限公司在产业园区内,积极探索担保存货监控(SMA)模式,依据国家标准《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与多家借款人、银行签署规范的SMA协议,为金融机构提供现场出入库数据的收集、核实、定期反馈,设立担保存货管理标识,对存货的周转和企业运营进行跟踪与报道等工作;首农(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供应链数字化一站式服务项目以“自有仓库+‘链捷贷’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为借款人提供冻品仓储服务。

3.地方政府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存货(仓单)融资业务

全国有多个省市在制定其金融、商贸、市场建设的相关政策时,将存货(仓单)融资业务及其应用场景纳入重点考量范围。多地政府为支持本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开展企业融资支持服务。例如,四川享宇科技有限公司在彭州市金融监管支局、彭州市国资金融局和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打造“数字仓融通”平台,为耐储农产品提供仓单质押融资解决方案。冠县冠州陆港供应链有限公司申报的“冠之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以本地产业为基础,通过“冠之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园区内公共仓和企业厂库资源,以及与货权、过程管理等有关信息,让货物“看得见、摸得着、控得住”,为本地产业集群提供融资支持服务。

激活百万亿级存货资产,赋能实体经济新活力


中国仓协金融仓储分会携手行业伙伴,以“标准引领+行业自律与生态体系+行业登记+技术赋能”四位一体创新方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已成功助力玉米、酱酒、冻品、农产品等领域实现存货到资产的高效能转化,为地方特色产业注入金融活水。中国仓协金融仓储分会诚邀仓储企业、特色产业平台、金融机构、技术服务商、支持性服务机构共赴存货(仓单)融资新蓝海激活存货资产新动能,共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链接:

【授牌仪式】中国仓协为2024年金融仓储优秀案例企业授牌

【行业报告】2024年中国金融仓储案例集——金融仓储业务模式实践


中国仓协金融仓储分会

中国仓协金融仓储分会是经商务部办公厅、中国银行业协会书面支持,于2014年成立的,推动中国仓储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性行业分会。我们的使命是,联合业内相关机构(管理担保存货、并出具仓单的公共仓储服务企业,管理担保存货的专业仓储管理企业;金融仓储生态圈中的金融机构,各类货主企业与商品交易机构,各类技术企业,质检、计量与保险机构,以及各类支持性服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供应链管理机构、法律和咨询服务机构等),体系化推进中国存货(仓单)融资解决方案,唯盘活百万亿级存货资产,支持实体经理发展而努力。



 作者介绍



姜松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秘书长,金融仓储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期在物流企业工作,拥有较丰富的仓储管理经验;是国家标准《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仓单要素与格式要求》等多项标准及《担保存货监管协议(CMA)》与《担保存货监控协议(SMA)》的主要起草者,目前正积极推动“仓单”的立法工作、参与国际《仓单示范法》等工作。在此期间,推动了玉米仓单、液体石化大宗商品仓单、天津冻品仓单、农产品仓单的试点项目。

-END-

【协会动态】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燕一行赴北京普田物流调研

【重磅】《2025年中国仓储配送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协会动态】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沈绍基会长一行赴甬调研

【行业报告】2025年仓储货架制造行业发展报告【附全文下载】

【行业资讯】全面标准化与数字化驱动金融仓储与仓储融资一体化

【会议报道】第二十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暨第十二届绿色仓配大会在宁波召开

【协会动态】《2025年仓储货架制造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协会动态】中国仓协携手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绿色仓储配送行动宣言》

【协会动态】凝聚共识,共促仓储行业标准化评价工作提质升级——中国仓协标准化评价工作座谈会在宁波召开

【协会动态】商务部流通司领导莅临中国仓协调研

【协会动态】2025版《绿色仓库评价办法》发布实施

【行业信息】2025年5月全国通用仓储市场报告

【政策】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行业信息】2025年4月全国通用仓储市场报告

【协会动态】智能制造供应链研讨会将于5月15-16日在上海召开

【征求意见】国家标准《自助仓储运营管理规范》公开征求意见

【标准发布】行业标准《城乡配送服务质量规范》发布

【党建工作】中国仓协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第二次集体学习

【会议日程】第四届全国酒类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大会将于4月17日在贵阳召开

【培训】第四期“金融仓储经理人专业技能培训” 将于4月11-12日 在北京举办

【协会动态】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受邀参加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智慧陆港项目开工活动

团体标准《仓储货架安装企业能力要求与评价》《仓储货架安装人员技能要求与评价》开始征求意见

【政策】中办、国办: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奖励政策】2025年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扶持政策

【行业信息】2025年2月全国通用仓储市场报告

【专家视角】沈绍基对上海仓储《方案》与《政策》的认识

【党建工作】中国仓协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政策】上海:《优化提升本市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行业信息】2025年1月全国通用仓储市场报告
【会员风采】中国仓协会员企业爱动超越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案例入选工信部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

【协会动态】《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与运营规范》行业标准审查会在京召开

【会议活动】川渝地区配送领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重庆举办

【协会动态】推动新能源车辆在仓配领域的应用——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走访中国重汽集团

【标准发布】《城市配送网络体系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团体标准】《仓库地坪平整度要求与评价》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协会动态】党建引领推进仓配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与福田奥铃事业部党建活动纪实

【会议活动】“第四届全球海外仓及跨境供应链共享共建创新发展大会暨驻华使节嘉年华”在京圆满落幕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