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一)智能仓储网络项目概况
陕煤集团的高速发展与智能化生产,对物资的高效率、精准化供应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延伸智能仓储建设的需求。因此,陕西煤业物资榆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榆通公司”)自2022年开始,筹备并启动建设物资集团陕北地区智能仓储网络优化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智能仓储网络项目”)。一方面对内赋能,服务陕煤集团陕北地区所属煤炭、电力、化工板块及周边企业的物资保障,为物资集团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另一方面对外输出,通过打造陕北地区智慧化物流园区服务社会需要。
基于煤炭、非煤单位业务的增量需求和智能化仓储的发展要求,以及库容、效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升级需求,物资集团基于上述体系建设对榆通公司现有仓储条件进行升级,规划形成“中心库+超市”联合布局的陕北地区智能仓储网络体系,实现“作业自动化、仓配协同化、物流可视化、服务便利化”的智能仓储服务,支持未来业务的持续发展。“中心库”,即形成中心库格局,兼顾主业,相互共享,实现蓄水池储备和调度协同作用;“超市”作为供应保障的“主战场”,存放在库共享物资和短期周转性自有物资。
为实现“常用物资超市化、订单物资精准化、储备物资共享化、信息平台智能化”的智能仓储服务,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及智能化设备购置、信息化系统优化、一站式业务大厅、物资智慧展厅、党建文化展厅、廉洁教育展厅、基础建设,以及电路、安防、消防等系统集成,以实现自动化为目标,即实现中心库仓储设施机械化、智能化、各供应站与中心库仓配一体化。根据现有场地布局及原有设施,对设施进行合理利旧使用;部分已有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优化部分仓储系统功能;打通WMS系统与WCS系统;选用适合业务场景的智能化设备、硬件设备,通过数字李生方式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展示。
(二)智能仓储网络项目构成
智能仓储网络项目于2023年4月在榆通公司启动建设,涵盖1个中心库和2个供应站仓储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智能仓储网络项目的投用,实现了仓储管理数字化和服务保障智能化“双重升级”,进一步满足了陕北地区产能扩增和仓储智能化管理需要。
1、智能仓配库
主要存放矿用材料、配件类物资,设有堆垛机立体库、标准托盘区、横梁货架区等无人作业区,配备4台堆垛机、3台无人叉车、4台潜伏式AGV等自动化设备以及飞翼式配送车。其中,堆垛机立体库共7层,有2128个存储货位,目前存储在库共享物资约3000种,未来可存储约上万种物资;标准托盘区共有256个货位,存储物资约70种;横梁货架区共有648个存储货位,主要存储螺栓等紧固件物资。
图1 智能仓配库(堆垛机立体库)
2、智能油脂库
配备2台四向穿梭车、1套智能机械手。四向穿梭车立体库共3层,有543个存储货位,可储存 2172桶油脂。
图2 智能油脂库
3、应急共享库
涵盖灾害和生产应急物资储备区。其中,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区库容为3000平方米,存储排沙泵、移动变电站、风机等设备配件,储备金额约340万元;生产应急物资储备区库容为6500平方米,存储各类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物资,储备金额约4600万元;配备1台智能引导机器人,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实现对大件物资的人员引导及自动盘点功能。应急共享库可同时为陕北地区各矿井及周边其他矿井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图3 应急共享库
4、区域共享库
区域共享库库容为3200平方米,存储物资300余种,主要储备油缸、乳化液泵等大型/异形物资,采用地堆存储,为客户提供物资仓储、代理销售、分拣包装、物流配送、结算等一站式物流综合服务。
图4 区域共享库
5、示范供应站
除中心库的智能化升级外,曹家滩、小保当等仓储网络基地网点也引入了四向穿梭车立体库、堆垛机立体库、无人叉车等自动化系统和设备,通过简化流程、业务前移、强化职能等方式,打造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智能高效、绿色安全、品牌突出的“示范供应站”,为打造“陕煤物资”总品牌汇聚磅礴之力,使“中心库+共享库+超市”智能仓储网络体系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
图5 示范供应站
(三)智能仓储网络项目亮点
1、功能和定位全面提升
陕煤集团智能仓储网络项目,不仅是智能化升级或效率提升,更大的意义在于“身份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物资总库向智能物流中心升级,由单纯的仓储功能向智能园区升级,从而提升了全面服务陕煤集团内外部客户、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物流服务的能力。
2、数智化管理全面升级
在科技赋能之下,智能仓储网络焕新而生,实现了仓储管理数字化和服务保障智能化“双重升级”,其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实践探索为行业做出良好示范,成为整个煤炭行业智能仓储的标杆。
3、向“绿”而行,创零碳园区
基于“双碳”目标推进,煤炭行业在科技创新的同时,更加兼顾绿色发展。为响应陕煤集团“零碳转型”发展战略,智能仓储网络项目也在积极探索实施“零碳园区”。例如,推动仓储运营低碳化、配备飞翼配送车、采用屋顶光伏发电技术、选用节能降耗的物流自动化设备等。
4、自动化设备的创新应用
由于煤炭行业生产物资的特殊性,很多自动化设备需要定制,智能油脂库配套四向穿梭车系统使用的智能机械手就是典型代表。智能机械手可以一次抓取2个油桶,并依次将其码垛至托盘上。通常一个托盘码放4个油桶,智能机械手先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判断所要抓取的油桶的数量,再据此自动将油桶居中码放在托盘上,以保证安全,然后由提升机将码放好的托盘提升到对应层,最后由四向穿梭车送至相应货位。
5、智慧调度中心让仓库变“聪明”
基于WCS与原有WMS系统的打通,智能仓储网络项目所打造的智慧调度中心通过大屏呈现的12个界面,可以实现仓储设备运行状态监控、仓储环境感知与控制、业务运营状态监控、物资调度、物流资源调配与监控五大功能,以及解决客户关注的业务数据实时追踪查询共享和应急库存高效调配、消耗分析协同成本管控三大问题,从而让货物“跑”得快,让仓库变“聪明”。
(一)经济效益:运营效率全面提升
智能仓储网络项目在库容、效率、管理水平、安全、绿色低碳、品牌打造和品牌影响力等各维度均实现全面提升。在整体上,与原有的传统仓储对比,货位储存数量整体提升了300%,库容面积较以往扩充了3倍,实现了80%区域的自动化作业,物资管理人员从6人减至3人,人工管理运营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
以智能仓配库为例,通过堆垛机立体库将库容提升了3倍,而无人叉车与潜伏式AGV等的应用,可实现每小时55托以上、约80吨、近百项物资的搬运工作,2小时内可完成整车配送物资出库工作。同时,通过设置闲时理货时间节点,按照出入库频次、入库时间进行闲时理货,遵循了物资管理先进先出的管理原则。
智能油脂库通过采用四向穿梭车系统,使存储量提升了4倍,每小时收货上架、出库装车超过50桶。通过智能桁架机械手自动搬运、物资信息自动识别、安防自动监测预警,实现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仓储管理目标。
(二)社会效益:资源共享共用
除效率指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之外,智能仓储网络项目的投用也创造了极大的社会价值——公用保税库、应急共享库、区域共享库让各类物资实现共享共用。例如,公用保税库外商在库共享物资已达1600余种,不仅大幅缩短了进口物资到货时间,还降低了服务单位的缓税压力,进口物资报关时间从7天缩短至1天,结算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当月办理;应急共享库现拥有80余种灾害应急物资和650余种生产应急物资,可同时为陕煤集团陕北地区各矿井及周边其他矿井提供应急保障。在助力客户降低经营管理成本的同时,从全链条角度来看,也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未来,陕北地区智能仓储网络建设方面的经验成果将在集团范围内各板块复制推广,实现智能仓储与生产建设高效协同的全系统智能化融合,为加快推动物资供应智慧新体系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煤业物资榆通有限责任公司
王广荣、申飞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集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为充分发挥陕西煤炭资源优势,从培育壮大能源化工支柱产业出发,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要求,经过重组发展起来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在陕煤集团“板块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战略布局下,物资集团按照陕煤集团管理规划,着力打造“一张网、一套码、两集中、零库存”的物资供应智慧化新体系。“一张网”是指通过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陕煤集团统一的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物资全业务链便利化、规范化、透明化;“一套码”是指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开展的数字化承载主体,让物资拥有“身份证”代码;“两集中”是指陕煤集团实施的一级集中采购和所属区域公司实施的二级集中采购,实现大宗和通用性物资规模化降本提质,区域性物资供应差异化高效便捷;“零库存”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形成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达到库存物资最优目的。